知否知否?应是复合肥料!
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,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、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,对于平衡施肥,提高肥料利用率,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大家都知道肥料三要素是氮(N)、磷(P)、钾(K),其中的K元素主要来源有两种——氯化钾和硫酸钾。
来源不同的复合肥效果不同,可应用的作物也有所区别;而同一种复合肥的三元素配比和总养分含量也各有差别,如何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适合自家作物的复合肥?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。
硫酸钾复合肥
特点
硫酸钾复合肥又称为硫基氮磷钾复合肥,它不同于其他的复合肥或和复混肥,是采用硫酸、氯化钾、磷酸铵、尿素等为主要原料,经化学反应过程化合而成的,与复混肥相比,具有养分含量高、颗粒、色泽均匀,养分利用率高等特点。可作基肥、追肥、和根外追肥。在保肥能力差的土壤上要采取“少量多次”的施肥原则。
应用
一般在薯类、瓜类果树等喜钾忌氯作物上使用效果佳,而硫酸钾复合肥因氯离子含量低于2%。适用性广,能广泛适用于各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,对农作物的品质改善和产量提高,发挥若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忌氯作物
有些植物对氯离子非常敏感,当吸收量达到一定程度,会明显地影响产量和品质,通常称这些植物为忌氯植物。
氯离子较多时,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,块根和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会降低,如马铃薯。
氯离子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,西瓜、甜菜、甘蔗、葡萄等会降低含糖量。
氯离子多,会影响烟草的燃烧性,卷烟易熄火。
因此以上作物适用于硫酸钾复合肥。
氯化钾复合肥
特点
氯化钾,外观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,有时含有铁盐呈红色。有较强的吸湿性,易结块,易溶于水,也是一种高浓度的速效钾肥。
应用
氯化钾比较适宜于水稻、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高梁等大田作物。
同时也比较适宜于中性石灰性土壤。
但在酸性土壤中,氯离子与土壤胶体中氢离子生成盐酸(HCI),土壤酸性加强,这就增加了土壤中活性铝、铁的溶解度,加重对作物的毒害作用:在干旱或排水不良的地区,则会增加土壤氯离子浓度,对作物生长不利,因此这种地区应控制氯化钾或氯化铵的用量。
注意事项
氯化钾无论用作基肥还是用作追肥,都应提早施用,以利于通过雨水或利用灌溉水,将氯离子淋洗至土壤下层,清除或减轻氯离子对作物的影响。氯化钾适宜作基肥或早期追肥,肥效也相近,但一般不宜作种肥。因为氯化钾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,会影响附近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。
包装袋上写了什么
成分相同的复合肥其配比和养分含量也有所不同,应根据包装上所标明的信息来挑选适合的肥料。
按照国家标准,肥料包装上应以配合式氮—磷—钾的顺序,分别标明总氮、有效五氧化二磷、氧化钾的百分含量。即“15-15-15”表示的就是该肥料中氮磷钾的百分含量。数字越大则该种成分越多。
总养分≥40%即可满足一般作物的需求,并不是养分含量越大效果越好。
总养分≥45%属于高浓度复合肥,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作物上,品质优、残渣少、利用率高。
另外应注意的是复合肥浓度较高,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,否则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、烂根。播种时,种子要与穴施、条施复合肥相距5到10厘米左右,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,造成肥害。
点击次数:
266 更新时间:2024-10-22 【
打印此页】 【
关闭】